2月10日晚上,福建泉州南安的外卖小哥洪成木经过4小时忙碌,联手安徽定远警方的马义民工作室,成功为一名流浪者找到家人。家属发来的500元红包,洪成木选择了退还。他认为,虽然作为一名外卖小哥,收入不高,帮助走失者、流浪者寻亲回家的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比赚钱更重要。根据他自行统计的数据,线上线下他总共帮助84人回归家庭。
流浪者街边捡拾垃圾 外卖小哥做了一个举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正要去一个小区送餐,看到一名40多岁的男子在垃圾桶附近可能找吃的东西,随口说了一句让对方跟着我走,没想到他开始跟着我的电动车,并在小区门口等我回来。”洪成木说,这是2月10日下午5点多的一幕。
完成送餐工作后,他仔细询问了这名流浪者为何流浪、愿不愿意回家,对方给了他肯定的回答。于是,洪成木将男子的长相等信息提供给安徽定远警方的马义民工作室。马警官经过一番网络查找,最终确定了流浪者的相关信息。
根据线索,洪成木联系到流浪男子的家属,得知他是安徽临泉人,家人以为其外出打工,没想到多日不联系,竟然他已经流浪街头。
男子的侄女等亲属在外地工作,若是立即启程前往泉州南安,也需要一两天时间。家属四处联系,最终找到了一名在泉州工作的男性亲友,告知情况后,让这名亲友赶到约定位置,将人接走。等到接人者到来时,已经是晚上9点左右了。而洪成木为这件事,已经忙碌4个小时。
“家人对这位流浪者很是关心,他们之间连续拨打了多个电话。”洪成木说,看到亲友之间相见的场景,他很开心。“一名亲属认为我为他们家的事情付出辛苦,还买了食品给他(流浪男子),心里感觉有些过意不去,通过微信发来500元的致谢红包,我拒绝了。”
2月11日,流浪者的亲属秦女士介绍,她是流浪者的侄女,在外地工作,这两年因为疫情等关系,她和叔叔很少见面。叔叔智商比常人略低,但能与人正常交流,昨晚她得知有陌生人帮忙找到叔叔,心里充满感激,立即想方设法找人接回。
外卖小哥得到爱心民警助力 联手帮助多个走失者与亲人团聚
2023年1月8日上午,洪成木在街头遇到了一名身穿长款羽绒服脚上穿着一双脏兮兮拖鞋的女子,对方不时自言自语,看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
和马义民警官合作查询到这名女性后,洪成木辗转联系到了村干部,证实该女子此前也曾因为走失被民警送回家过。找到女子的父亲后,得知老人的家位于20多公里外。
由于这名30多岁的女子在路上处于走动状态,其间一名男子还试图将女子带走。担心女子可能会遭受不法侵害,洪成木在周围提供保护,等到下午两点半左右,亲属赶到南安一个村委会大院内,将女子平安接回家中。
另外,2022年11月8日下午1点多,洪成木完成送餐工作回家路上,看到马路对面公交站台处有一名头发很长胡子拉碴的年轻流浪者。根据以往习惯本想着攀谈一番,但是对方明显不愿进行过多交流。“我的第六感很强烈,这是一名走失者,自称泉州石狮人。”这是洪成木当时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句感想。
求助马义民警官后一番查询得知,男子为广东饶平人,30多岁。通过派出所民警找到男子亲属联系方式后,等待8个小时,洪成木成功看到了一家团聚的场景,也收获了连声感谢。
虽然已经晚上9点多,当天因为帮助这家人而没有来得及送餐,拖着满身疲惫回到家中,他还是觉得有些欣慰。类似的案例,还有多个。
3年多来帮助84人 他认为寻人比赚钱重要
“有人问如何在人群中分辨出走失者?简单地说,就是观察、沟通和联系。”洪成木在一次演讲中介绍,走失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缺少方向感,往往左顾右盼、眼神迷茫,“如果能正常沟通,我就询问相关情况,如果不能沟通,我会浏览网络上的寻人信息,看一下与面前的这个人是否相符。”
洪成木因为在送餐期间走街串巷,经常留意疑似走失和流浪者,想方设法联系家属。据他自行统计,包括线上线下3年多来先后共帮助84人与家人团聚。
他的微信朋友圈内,转发和发布的信息大多为寻人启事。看到网络上各种人员失联信息后,他也经常转发给熟悉的媒体记者,供对方评估能否报道。而且,他也和抖音、今日头条等合作,走上了义务公益寻人之路。
“能够让那些流浪者和走失者回家,看到亲人团聚的场景,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公益寻人远比赚钱更重要。”这是洪成木反复向记者重复的观点。
说起这个小伙子,经常助力寻人的马义民警官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洪成木和他取得联系,了解到这个外卖小哥完全凭借一片热心义务帮助他人后,马义民工作室也会尽可能提供必需的帮助。之前有多次寻人成功,都是由洪成木提供信息,工作室帮忙查询,双方之间合作,最终联系到走失者的亲属。
寻人小哥洪成木认为,马义民警官多次伸出援手,帮助数个走失者、流浪者与家人团聚,让自己很感动。“我准备为马警官送一面锦旗。”洪成木说,走上公益之路后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有求告无门的辛酸,但最终社会各界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让他心里很欣慰,决定继续坚持下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